發表文章

《工作的真義》

工作的真義:工作不後悔,活著不壓抑 工作的真義是什麼 ?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先想想: 工作是什麼 ? 作者舉自己在舊金山留學的經驗為例,儘管自己向公司辭職,卻覺得自己在「做著某件重要的事」,來指出我們應該要回歸原點──誰決定什麼是工作、什麼不是工作呢 ? 就算某人主張:「那件事不是工作」,但自己心裡認為「不,這是工作。」的話,對你而言,你做著這件事也可以說是工作吧?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也可以看出這樣的例子──比如:流浪動物之家的志工。如果以狹義的「工作=賺取收入」來解釋,志工顯然不是一種工作,但會去當志工的人,是因為覺得做這件事有價值,而願意付出時間,進而取得想要的成果。 反過來說,你是否認為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呢 ? 所謂的重要並不只限於維持生計,而要以更高的層次來看──這件事與你的價值觀相符嗎 ? 會因為做了這件事,你的人生更美好、更充實嗎 ? 你是否因為這件事而帶來自己想要見到的改變了呢 ? 如果依循著這樣的想法去思考,能夠有效地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純粹意願 從內心深處湧現「想做這件事」的念頭,作者稱之為「純粹意願」:雖然不曉得原因為何,但就是想做那件事。就算別人閒言閒語,還是想做,這就是純粹意願,並不是為了達成其他意願而做,想做的意願本身就是目的。 你的世界是自己定義的。 雖然說世界是由我們自己定義的,但作者提出現在的日本人 ( 也可能是全世界人共通 ) 用著四副眼鏡看待工作;隨著時代的轉變,這四副眼鏡可能已經不合用了,作者應此提出了相對應的四副替代眼鏡: 編號 物質時代 心靈時代 眼鏡1 工作=謀生手段 工作=探求自我意義並忠實表現 眼鏡2 工作=做不想做的事 工作=做想做的事 眼鏡3 工作=讓自己去適應既有職業 工作=契合自我的職業 眼鏡4 工作=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工作=可以同時身兼數職 裡面我最有共鳴的是 眼鏡2 。請試著想看看,你身邊有多少人是熱愛自己的工作的呢 ? (如果有,請好好珍惜他們呀 !!! ) 從字面上來看,做想做的事情看起來十分任性。但是當一個人做著喜歡的事時,他所擁有的能力

李笑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圖片
今天要介紹的書是 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一書。 很難得會有我覺得必須一讀再讀的書,這本就是其中一本,因為其中可用的知識太多了,一次大概能掌握住一個概念就不錯了;再加上,隨著自己的「升級」,每一次看的感想及重點都不太相同。 比如我第一次寫關於這本書,是投到公司內的刊物,講的是關於未來、商業模式及最寶貴的財富,而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觀念是:有沒有一定能讓自己不錯過升級機會的方法? 錯過了升級(也就是學習及進步)的機會,而且還不知道自己錯過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個章節主要在談的就是 「學習也好,進步也罷,從來不是單獨孤立的行為,而是社交行為」。 因此你想做到一件事,就要先從物理上接近目標。要想盡辦法讓自己接近那些優秀的人,進而刺激鏡像神經元,自然而然產生更強的驅動力。 推薦可以購買這本書,讓自己漸漸升級~~~

《你可以不遷就》邊寫書評邊求職

圖片
《你可以不遷就:教你探索個人職涯、化劣勢為優勢的不敗求職指南》 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 理查.尼爾森.波利斯 Richard Nelson Bolles 為什麼選這本書 ? 2018 年 11 月 15 日,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 那一天,是我人生第一次被資遣Σ (lli д ゚ノ ) ノ 雖然上班每天都在哀嚎上班好累、好想當一隻貓、好想當廢物,但是當夢想中的那天來臨 (?) ,真的變成一個 ( 暫時性 ) 廢物的時候,我才突然發現工作是種社交的需求,還有當家貓真的無聊到爆 ( 強烈建議大家要養兩隻貓 ) 。 但也因此,我得到一個重新檢視自己能力及工作偏好的機會,使用的就是這本書──噹噹噹啷噹噹── 理查.尼爾森.波利斯《你可以不遷就:教你探索個人職涯、化劣勢為優勢的不敗求職指南》。 這本書非常厲害,根據維基百科,這本書於 1970 年問世, 1975 年之後幾乎每一年都改版發行,一路賣到 2018 年,賣了超過 40 年的神作,不讀嗎 ? 本書分成十二個章節,有興趣的人可以上 博客來 參考,這篇文章主要介紹 第七章、第八章的自我剖析 ──我花了三天認真把它做完,得出了描述我的那朵花ヽ ( ✿ ゚▽゚ ) ノ 自我剖析的過程非常有趣,你可以發現自己原來天生具備很多閃閃發光的能力, 或者發現自己真的沒那麼厲害,這時候趕快振作還來得及。 你可以學到 至少六種描述自己的方式、更明確地描述自己想找什麼,並勾勒出會讓你興奮的工作樣貌 ,而不是只說出「呃,我失業了,如果你有職缺消息可以告訴我。」而且就算你跟我一樣,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麼職業,但卻因各種因素不去做,自我剖析的結果還是能在面試時幫你一把,建立你的自信心,你可以自豪地向面試官說:「我是一個由七片花瓣組成的人 ! 」 ( 面試官表示聽不懂的時候還可以把這篇文章給他看。 ) 我是一個由所有花瓣組成的人。 有七種方式可以根據職場的語言描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1.        你與共事者 :你最想一起共事或幫忙的人屬於哪種類型──年齡層、個性、特殊問題、身心障礙、地理位置等等。 2.        你與工作環境 :你最喜歡的工作地點,室內 / 戶外、小公司 / 大企業、有窗 / 無窗 ...... 3.   

The One Thing 《聚焦第一張骨牌》

The One Thing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不流失專注力的減法原則》(舊版書名:《聚焦第一張骨牌》) Gary Keller, Jay Papasan 記得在整理這本書的重點時,是在飛往北海道的路上。男友問我:這本書真的有那麼值得筆記 ? 後來他在讀這本書時,也有將其中幾頁拍照給他的朋友,本書價值不言自明 ╮ ( ╯ ∀ ╰ ) ╭ 雖然出版日期離現在已經過三年,但從這本書得到的概念跟方法一樣有用,因此我把自己的讀書筆記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也能從中受益。 本書由 北美地產王、 Ernst & Young 與《企業》 (Inc.) 雜誌年度創業家蓋瑞 ‧ 凱勒 (Gary Keller) 著作, 2014 年出版,並榮獲 Amazon.com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三大暢銷排行榜 TOP1 。 書中核心概念就是: The One Thing 。我們每天接觸到大大小小的事件以及越拉越長的待辦清單及任務之中,只有一件事情最重要。而你的任務就是找到這一件事情,把它做好。 人生的終極目標,是活出一個無悔的人生;但是怎麼樣活出一個無悔人生呢?請先問問自己: ( 在生活中某個領域 ) 我能做哪一件事,做了之後,其他每一件事就會變得比較容易,或者不必做 ? 找到你自己的目標、定義你自己的成功,然後行動──作者寫到一句話深得我心: 生活中所有的成功,起點都在你的內心。你知道該做什麼事,你知道如何去做。下一步就很簡單,你是第一張骨牌。 以下是我讀這本書時,寫下的十個要點。跟書裡章節區分方式不同,但順序相同。 【 Notes 】 輕重緩急: 80/20 法則區分該做、可做之中的成功事項 小處著手:焦點放在發揮生產力,聚焦在最重要的工作。 走向極端:不停問自己什麼最重要,直到最後只剩下一件事 習慣槓桿:當個擁有力量強大習慣的人,一次一種,持續不輟 反平衡:視工作為一種必須嫻熟的技能或知識。讓正確事情在正確時機處於優先位置。 活得大:只有活得大,才會讓你體驗真正的生活和工作潛力 問好問題,找好答案:想問好問題,就要想得大且明確。再用研究與角色模範來幫助自己找好答案。 以目的為基礎:目的造就你的第一要務,而第一要務決定你的生產力。因此做一件事情,有明確的目的非常的重要。 活著有目的:快樂發生

土耳其旅遊-廁所篇【跟團】

圖片
2018/04/12 @阿塔圖克機場 因為等紅眼班機太無聊了,決定來做一些比較有建設性的事情。 廁所對旅人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別人寫土耳其從伴手禮跟甜點開始,而我想以廁所作為開端。 P.S.文章裡面大部分都是領隊blah blah一直講,我寫下記得的部分供大家參考 ♧Bay=Men/Bayen=Women Bay是男性,Bayen是女性 大家出去玩很常碰到的情況就是:女廁爆滿 這時候只能眼巴巴望著隔壁男廁😑 這邊提供兩種做法 1. 直接使用男廁:不為不可,但是可能會嚇到保守的回教男人 2. 使用付費的廁所:通常付費廁所會有比較多間 ♧要付多少錢?💰 通常土耳其的付費廁所都是1里拉(約台幣8元),在以弗所則有全土耳其最貴的廁所,2里拉! 總之可以的話,大概一天留個5里拉零錢在身上,觀光區不乏付費廁所,大家不要怕😉 ♧廁所...乾淨嗎?(以下以女廁為主,男廁我有點難以探勘) 其實問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先考慮廁所能不能鎖(驚 這趟旅程拉車拉了2400公里,繞半個土耳其一圈,去了五六個觀光景點,大部分的廁所都有點...嗯。 舉伊斯坦堡的托普卡匹皇宮(Topkapi)為例,第一天到土耳其,真的有被他們的建築驚歎(?)到。廁所入口很昏暗,只有兩間,門因為不合門框不能鎖,地上還濕濕的...最後只好一手抵門,另外一隻手處理其他事情(雙手萬能啊) 後來就漸漸習慣了不能鎖,燈光暗,不能沖,沒有衛生紙,地上濕濕的,馬桶或地上有衛生紙,還要付費的廁所了;當然也有好的情況是上述全部都沒有,但要有個心理準備,就是基本上土耳其的廁所至少會有其中一種「特色」。(當然也有這樣乾淨的廁所,使用到的時候就會覺得好開心啊) 還有碰到根本找不到燈在哪裡的付費廁所,剛好又是黃昏時候,實在太黑太可怕了我就直接衝到男廁去了ㄏㄏ 噢忘了拍蹲式廁所,比起台灣就是沒有前面那個圓圓的頭,用起來差不多,所以就不多說了,最大的挑戰還是把廁所門鎖起來這件事(認真臉) 祝大家去土耳其玩可以用到令人高興的廁所😉